他是明代收藏界的“顶流”,一座天籁阁藏尽天下名作;500年后,他的艺术“朋友圈”首次大规模集结亮相!今年是明代收藏界“天花板”项元汴诞辰500周年,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在嘉兴拉开帷幕。

“嘉兴名人文化研究成果发布暨天籁回响——项元汴诞辰500周年书画特展开幕式”活动现场。本文图片均来自嘉兴市委宣传部
6月30日,“嘉兴名人文化研究成果发布暨天籁回响——项元汴诞辰500周年书画特展开幕式”举办。本次特展将持续至7月27日,展览设计了四大主题单元:项元汴与天籁阁、天籁阁的旷世收藏、天籁阁的历史贡献和天籁阁藏品的转化,汇聚项氏旧藏及相关文物,全面呈现项元汴的艺术人生与天籁阁的传奇故事。
这位来自嘉兴的文化巨擘,以其创建的天籁阁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书画收藏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私人藏家。出身名门望族的他,将大部分资产用于其热爱的艺术品收藏事业。在几十年的收藏生涯中,他的天籁阁藏品上起东晋“二王”,下至“明四家”,在“收”与“守”之间撑起半部中国书画史,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巨大贡献。据考证,天籁阁书画收藏共有1400余件,涵盖460多位历代书画家作品,数量之大、质量之精,世所罕见。这些作品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成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特展现场的观众正在观展。
当时,以天籁阁为中心,嘉兴堪称全国收藏中心,也是江南一带的文化交流中心。项元汴经常与书画家、收藏家及友人一起把玩他收藏的书画珍品、名贵古籍。所以,当时海内风雅人士取道嘉兴,往往会拜访项元汴,登其“天籁阁”。如今,天籁阁虽已消失在战火中,但项元汴和天籁阁早已成为嘉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特别的存在。
本次特展堪称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汇集了全国17家重量级文博机构的精品力作,包括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知名机构的50件珍贵文物。展品规格之高令人瞩目,共呈现5件国家一级文物、22件二级文物和10件三级文物,同时特邀当代艺术家创作55件临摹作品,共同构建起明代收藏巨擘项元汴的传奇艺术世界。

在特展现场,一位观众在展品前驻足欣赏。
本次展览的亮点展品当属四川博物院珍藏的《宋孝宗赵昚答虞允文诏书卷》,这是宋孝宗赵昚亲笔御批的臣子奏章回复,针对名臣虞允文请辞官职颁布的不允辞退敕。这件历经近千年的国宝级文物,卷首卷尾钤有文徵明、项元汴等历代藏家的鉴藏印,勾勒出这件珍品的流传轨迹。
值得一提的是,宋孝宗赵昚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出生于嘉兴的皇帝,《宋史》评价他“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称赞他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这件展品既承载着项元汴这位嘉兴籍收藏家的重要心血,又与嘉兴这座城市有着深厚渊源,双重纽带使其更具特殊历史价值。”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刘云峰说。
刘云峰介绍:“项元汴在世人眼中多以‘收藏巨擘’的形象出现,其实他本身的书画造诣也相当精湛。本次展览还特别呈现了多件项氏后裔的艺术作品,从中可以清晰看到这个家族的艺术传承脉络。”他说,正是由于项元汴丰富的艺术收藏和广泛的文化交流,使得项氏子孙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成长。这一独特的家学渊源,让项氏家族逐渐从最初的科举仕宦、商业经营转向艺术创作领域,最终孕育出多位杰出的书画名家,完成了从商宦世家到艺术世家的华丽转型。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嘉兴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名人文化的研究、传播和转化。嘉兴将高质量打造嘉兴文化名人群像作为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先后举办了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金庸诞辰100周年文化交流活动、李叔同文化艺术季等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形成了《嘉有群贤——嘉兴名人录》等一批文化研究成果和纪录片《大侠金庸》等一批文艺创作成果。
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东和在致辞中说:“我们举办‘天籁回响——项元汴诞辰500周年书画特展’,让全国各大博物馆中的项氏旧藏‘回嘉’,不仅是为了再现中国古代盛世收藏的‘天籁’绝响,更是加入了当代名家的主题书画创作,希望通过古今对话,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活动现场,嘉兴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富华、嘉兴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杨自强、嘉兴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沈红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爱芳分享了《嘉有群贤-嘉兴名人录》《嘉兴书画文献集成》《嘉兴历代书画名人录》《嘉兴项氏家集》四项嘉兴名人文化研究成果。

嘉宾分享嘉兴名人文化研究成果。
这场穿越五百年的艺术对话,不仅让观众得以窥见天籁阁曾经的璀璨光华,更映照出嘉兴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就像展柜中那些历经沧桑却依然光彩夺目的书画珍品,嘉兴的文脉始终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生。从项元汴的收藏传奇到今日的艺术盛事,外界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艺术传承,更是一座城市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装修公司,本文标题:《明代收藏界“顶流”项元汴回“嘉”,揭秘他的“艺术朋友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