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源股份港股冲刺“A+H”:细分领域龙头动能切换面临重压 赴港上市推动全球化能否破局?

视源股份港股冲刺“A+H”:细分领域龙头动能切换面临重压 赴港上市推动全球化能否破局?

hyde1 2025-07-01 装修常识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光心

  2025年6月18日,公告称已向港交所递交H股股票发行申请,并于同日在港交所网站刊登本次发行申请材料。

  视源股份深耕IFPD(智能交互平板)行业,旗下品牌希沃和MAXHUB分别在教育IFPD和会议IFPD领域领跑,市场份额居于前列。

  然而,近年随着国内IFPD市场需求缩量、新进入者威胁等因素,公司教育业务与企业服务业务呈现增长压力,其盈利能力也有所下降。

  虽然其他业务板块受益于需求释放有所增长,但其毛利率相对较低,对业绩的改善非常有限。叠加近年研发投入逐年攀高等因素,视源股份归母净利润已连续两年下降。

  在此情形下,视源股份冲刺港股,募资净额或将用于研发投入和海外扩张,这在国内进入存量竞争、研发投入尚未实现大规模成果转化的当下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强势业务板块萎缩 冲刺海外或为破局之道

  视源股份成⽴于2005年,创立之初以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为主要业务,之后分别于2009年和2017年凭借“希沃”与“MAXHUB”两大品牌切入教育和企业服务市场。2024年,包含“希沃”和“MAXHUB”在内的智能终端及应用业务、以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为主的智能控制部件业务分别贡献了51.90%和45.86%的营收。

  据此次港股招股材料,视源股份成为多个细分领域龙头:2024年,公司旗下希沃(seewo)品牌教育交互智能平板以17.5%的市场份额领跑全球市场,MAXHUB品牌会议交互智能平板以25.0%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内地首位、以9.9%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位,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以23.8%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

视源股份港股冲刺“A+H”:细分领域龙头动能切换面临重压 赴港上市推动全球化能否破局?

  然而,近年来,公司教育业务和企业服务业务却表现出相对疲软态势。

  2021年,视源股份教育业务与企业服务业务迎来一波上涨,分别同比高增25.25%和27.5%,此后的表现便相对萎靡。2022年到2024年,公司教育业务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1.24%、8.81%、8.75%,企业服务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8.84%、+2.34%、-2.60%。

  此外,相关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也迎来下降。包含教育与企业服务在内的智能终端及应用业务,其2022年的毛利率为35.6%,在2023年下降至30.2%,2024年则更进一步下探到25.3%水平。受此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也承受压力,从2022年的27.67%高点一路下滑至21.33%。

  一方面,中国IFPD市场需求总量增长表现欠佳,根据迪显咨询报告,2022年中国教育IFPD整体出货量下滑25.9%,2023年国内教育IFPD整体销售额下滑15%。

  另一方面,新进入者的加入与传统竞品的扩张进一步加剧了存量市场竞争。比如华为推出IdeaHub系列会议平板,通过与手机、PC等设备的生态协同,对视源股份MAXHUB品牌产生威胁。再比如通过全球化布局与AI创新战略实现扩张,提升了行业竞争压力。

  在此情况下,视源股份也将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据2024年年报,公司已在印度、美国、荷兰、泰国、印度尼西亚、阿联酋建立海外子公司,在澳洲、中东、东南亚、日韩、拉美等2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产品、营销和市场的本地化团队,与微软、Zoom等在内的全球超过100家头部企业达成生态合作,服务奔驰、壳牌、德勤、迪士尼等全球超8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据迪显咨询报告,2021年到2024年,海外教育市场交互智能平板的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90%、20%、-6%、18%,会议市场交互智能平板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53%、11%、-3%、22%,预期2025年到2028年出货量增速均在10%以上,成长性较好。

  新兴领域驱动智能控制部件业务高增 高额研发费用掏空利润

  然而,在传统强势业务承受压力的同时,公司智能控制部件业务打开局面,成为新增长极。

  据港股招股材料披露,2024年,视源股份智能控制部件业务实现营收102.74亿元,同比增长20.37%。其中,白色家电控制器的增长尤为迅猛,录得营收17.22亿元,同比增速高达65.64%。

  视源股份表示,未来全球白色家电、汽车、储能和部件等高潜力领域的智能控制部件需求将持续提升,年复合增速将分别达到7.7%、7.7%、3.5%,以上领域的潜能释放将为公司的智能控制部件带来巨大的增长机遇。

  然而,就当下的各业务表现来看,智能控制部件业务的增长对公司业绩的改善十分有限。一方面,传统核心业务智能终端及应用板块的盈利能力下滑,另一方面,智能控制部件的毛利率仅有14.74%,较20%以上的综合毛利率水平仍有差距,很难带来整体盈利能力的优化。

  此外,视源股份高额的研发投入则进一步地侵蚀了利润。

  2024年,视源股份的研发投入金额为15.4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6.88%,且远远超过当年9.7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从人员配置来看,近年公司研发人员数目连年增长,截至2024年末为3229人,同比增长9.68%,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48.24%,提升4.82个百分点。

  视源股份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表示,公司一方面将抢抓AI赋能教育变革的先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将全球化作为公司的重要战略方向,加大这一方向的产业研发及市场开拓的投入,未来公司研发投入或将进一步提高。

  赴港上市主攻出海与研发 细分领域龙头能否破局?

  在上述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研发投入压力显现的背景下,寻求港股上市以提升国际业务能力、筹措研发资金成为视源股份的必然选择。

  视源股份在港股招股材料中表示,本次赴港上市募集资金一部分将预计用于进一步加强公司研发能力,一部分预计将用于加速公司国际化扩张能力与海外市场竞争力,其余或将用于提升数字化能力、实施战略投资及收购、补充运营资金。

  早年视源股份的海外业务占比较小,2018年之前海外营收占比常年处在10%以下,而2019年到2021年,其经历连续三年增长提升至23.66%。2022年到2024年,该比例在22%-24%左右徘徊。

  据公司公众号信息,截至4月15日,视源股份在全球6个国家拥有子公司,22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团队,公司海外战略已经从ODM模式升级为“属地深耕”,将强大的本地化服务能力作为视源股份出海的强大动力。

  视源股份同时也在招股材料中做出提醒:公司的国际战略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开展业务的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及风险,海外业务或会受到市场认知、员工管理、供应商合作、税务规则、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影响。其出海之路是否能一帆风顺,还请各位审慎研究看待。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装修公司,本文标题:《视源股份港股冲刺“A+H”:细分领域龙头动能切换面临重压 赴港上市推动全球化能否破局?》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