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湖北省新华书店外文书店一楼艺文客厅座无虚席。第二届漓江文学奖得主刘楚昕携其作品《泥潭》来到武汉,与读者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历史与生命的面对面交流。
就在一个多月前,在漓江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刘楚昕因一段感人的获奖感言而感动全网。在讲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他提到去世的女友对自己的鼓励和支持,一句“越过山丘,却无人等候”的感慨吸引了广泛关注。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读者见面会的现场,随处可见《泥潭》的宣传海报,书架上整齐摆放着这部备受瞩目的作品。读者们早早来到现场,不少人手中拿着刚购买的《泥潭》,脸上洋溢着期待之情。
刘楚昕在现场回应澎湃新闻关于未来写作计划的提问时,表示目前有写作计划,但暂时不方便透露。刘楚昕在读者见面会上表示,大家为文学聚在一起,他认为大家喜欢的不是自己,而是喜欢文学,他将致力于推广文学和阅读。尤其是严肃文学的阅读,是他不断努力的方向。

刘楚昕在现场分享《泥潭》的创作历程。 本文图片均为 李秉轩 摄
坚持本心渡过人生难关
下午两点,澎湃新闻注意到,外文书店艺文客厅内,摆放整齐的座椅已经坐满了闻讯而来的读者,还有不少人站在四周,期待着活动开场。他们中有文学爱好者,有刘楚昕的忠实粉丝,也有慕名而来的普通读者,大家都想借此机会一睹作家风采,聆听他的创作故事。
按照读者见面会的官方要求,活动当天现场购买《泥潭》的读者,凭购书小票(或微店付款截图)及报名二维码兑换座位券1张。下午2点30,见面会正式开始,现场早已座无虚席,大厅内挤满了站立聆听的读者。
在读者炽热的目光中,这场见面会的主角刘楚昕从人群里现身:简约的黑色T恤与休闲裤,眼神中透着温和与谦逊。他以“从哲学论文到文学创作的跨界之旅”为主题,分享了《泥潭》从构思到成书的打磨历程。
《泥潭》的构思始于2013年,故事以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为背景。据漓江出版社介绍,《泥潭》以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为背景,讲述了恒丰、端瑞、关仲卿等人被社会动荡裹挟时的纠葛与迷茫,时间跨度三十余年。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普通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生存困境。故事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不同的角色,并无绝对主角,均以群像式手法叙事,人物看似独立却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刘楚昕坦言:“我在操作的时候,想要把辛亥革命的背景写出来。但如果只写辛亥革命,就会像报告文学。但是如果不写,读者好像会困扰背景是怎么回事,所以我一直在艰难中探索,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平衡。”
台下的读者们听得全神贯注,不少人手中拿着《泥潭》,边听边在书中标记重点。有年轻的学生模样的读者,眼中满是对文学创作的向往;也有头发花白的老者,沉浸在刘楚昕的讲述中。
刘楚昕表示,获得漓江文学奖后,他得到社会的巨大关注,这种“名气大于实力”的情况让他感到焦虑。“我来到这里,其实我每次都是很慌的,各位网友每一次转发、点赞,都把我推到了一个不属于我的高度。”
在回答读者关于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追求生活和内心稳定的提问时,刘楚昕谈到,他曾有三年时间待业在家,看着同学在大学担任教授、副教授,而自己既无工作,也未成家,生活并不稳定。
“正如我在视频中所说,只要你想放弃,随时都能放弃,想重新开始也可以重新开始。”刘楚昕说,“大多数人的生活都难免会遇到一些迷茫的时期。当面临困惑时,关键在于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和本性。以我的写作经历为例,我历经了人生的许多背后故事,并不是出于成功学或激励学的目的,我非常反感这些。我是如何克服家庭变故、人生变故以及那么多打击的?答案就是坚持本心,坚持做我最初想做的事情。这份坚持,让我渡过了那些难关。”

刘楚昕为读者签名。
未来致力于推广严肃文学的阅读
刘楚昕在回应澎湃新闻关于接下来的写作计划时,表示目前有写作计划,但暂时不方便透露。他在现场也表示,将致力于推广文学和阅读。尤其是严肃文学的阅读,是他不断努力的方向。“尽管这个过程有时让我感到焦虑。”
意外获得全网关注之后,5月31日,刘楚昕通过漓江文学节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致谢信。刘楚昕表示:“我深知我只是写作之路上的初学者,因为机缘巧合获得了与我写作水平不相匹配的关注度,而国内还有许多青年作家,他们比我更优秀、更刻苦,默默坚守在文学的沃土上。他们才是中国文学最热忱的守护者,应该获得社会的更多关注。”
“此刻我最紧迫的事是回到书桌前,专注文字。谢谢你们对一名平凡写作者的理解和宽容,请允许我暂时沉默。待新书上市时,书页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我最诚挚的答复。”他说。《泥潭》于6月12日开始线上预售,短短三周就售出40万册。据漓江出版社介绍,目前《泥潭》销量已超50万册。
在活动现场,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对《泥潭》的见解。他提到,湖北文学虽然质量上乘,但缺乏现象级或流量级的作家,未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刘醒龙表达了对湖北文学默默耕耘的敬意,并对年轻一代在文学领域的潜力和全新前景充满期待。在现场,刘醒龙还分享了对“越过山丘,无人等候”一句的感受,认为这句话超越了爱情,体现了对前人、今日和未来的爱。
“文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表达对世界和人类的爱,离开了爱,文学就失去了意义。”此外,刘醒龙提到,文学创作需要正道和坚持,而非短暂的辉煌。“刘楚昕一直在默默地写,不走任何捷径,不搞任何歪门邪道。文学创作是过日子,获奖是过年,过日子比过年重要,长远的坚持比短暂的成功更为重要。”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签售环节,读者们排起了长队。近500位读者队伍从艺文客厅蜿蜒至书店的过道,大家手中紧紧握着《泥潭》,期待获得刘楚昕的签名或寄语。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读者见面会原定于4点左右结束。但直至下午6点,仍有一百余人在排队等候。
一位大学生读者对澎湃新闻表示,自己是在网上看到刘楚昕老师在漓江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被他和女友的故事感动,也对《泥潭》产生了浓厚兴趣。“看了书之后,真的被书中人物在时代中的挣扎所触动。今天现场听刘老师讲话,感觉他特别幽默,和我之前想象中严肃的作家形象很不一样,不过交流的时候又发现他有点容易害羞。”
活动结束后,有读者在社交平台讨论对刘楚昕的看法和见解:“书到手后确实有很多读不懂的点,但今天在签售会听了刘博士的发言之后也被点通了一些。”“他在现场有点紧张,语速比较快,能感觉到是一个很真实很纯粹的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装修公司,本文标题:《漓江文学奖得主刘楚昕:坚持本心,跨越人生的“泥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