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上海“网红街”大学路:有的路可以“永远年轻”

记录中国|上海“网红街”大学路:有的路可以“永远年轻”

hyde1 2025-07-19 装修装饰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编者按】

从2016年出发到今年,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创立的专业报道品牌实践项目——“记录中国”已走过十年。经过十年的培育,“记录中国”已成为主流媒体赋能名校社会实践的知名IP。

2025年“记录中国”的主题是:“城市不打烊:高质量发展活力密码。”澎湃新闻记者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将实地探访上海、重庆、江苏苏州、安徽合肥、湖南长沙、四川成都、广东广州等地,走进这些在昼夜交替中始终散发勃勃生机的城市,破解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密码。

今天刊发的是来自“记录中国”上海线的报道《上海“网红街”大学路:有的路可以“永远年轻”》,讲述的是大学路通过不断更新的业态、活跃的文化活动,吸引年轻人涌入,保持“年轻”与活力。

夜晚的大学路。本文图片均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记录中国”团队拍摄

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但有的路可以“永远年轻”。

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商圈有一条长约700米的“网红步行街”——大学路。作为首批上海夜间经济地标路段和上海“最美的12条街道”之一,大学路一头连着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另一头连着创智天地广场和江湾体育场。

“大学路自西向东,从巍巍学府到新兴园区,一路繁花似锦,像极了年轻人初入社会,在懵懂中享受着酣畅的青春年华,并在路的另一端实现梦想。这便是大学路的核心理念:从学校到社会,大学路陪你一起。”五角场街道营商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录中国”团队。

大学路承载了多元人群的情感记忆:大学生组队在此创业、白领下班放松“去班味”、周末家庭亲子互动。它以“垂直开放街区”模式、浓厚的青年文化和二次元氛围,成为上海最具活力的网红街区之一。

大学群里的“网红街”

“我觉得这条街在上海复制不出第二条。”在大学路经营一家八音盒专营店的倪先生这么说。

今年恰好是他的店铺入驻大学路的第十年。2015年,当他第一次踏入大学路,便觉得“这边特别文艺,整体氛围非常好”,于是当场决定在这里开一家店。

倪先生谈这十年来的变化,“大学路整体在不断升级、更新迭代。唯一不变的亮点,就是大学路引进的品牌与所采取的模式,一直都处于最前沿的状态。”

大学路所在的五角场商圈,被复旦大学、上海财大与同济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环绕,周边还坐落着哔哩哔哩、抖音等大厂办公楼。“年轻”是这条“网红街”最大的特点之一。

“周边丰富的高校学生、青年白领资源,为这片开放式街区带来了很多年轻的消费群体,也成了大学路这条街的独特吸引力。”倪先生说道。

大学路突破传统平面商业,形成“沿街+垂直”的立体商业空间。例如首层是开放式外摆餐饮、酒吧、潮流店铺,搭配艺术装置与绿植,营造松弛精致的氛围。而美甲、桌游、宠物店等独立业态,依托熟客经济向上延伸,形成“上楼消费”趋势。高峰时大学路聚集数百家店铺,种类多样,满足学生、白领、家庭多元需求。

周女士的培训机构开在了大学路沿街建筑的第11层,她说这源于一场“巧合”。起初朋友推荐她去大学路看一看,因为旁边有复旦大学等高校,“大学路”的命名也与周女士的教育事业相契合。来到大学路之后,这里文艺的氛围深得她的心,她坚定选择了这里。

大学路也给周女士带来了“意外之喜”。夜晚的大学路展现出跟白天不同的一面,热闹的氛围、密集的人流,大学路的夜间经济业态让周女士感受到了满满活力。“我们的员工也很喜欢这个地方,我就说这里来对了。”

在大学路非沿街的十六楼,周星星(化名)开了一家中医主题的清吧。他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师兄一起创业,把课堂上的药学知识和望闻问切的本事,搬进了大学路霓虹灯闪烁的夜生活里。

“我们想利用好夜间的空隙,因为白天很多人都很忙,大家没有时间去看中医,也没有时间去了解自身的亚健康问题。”周星星说,“不如趁着晚上大家放松休息的时间,让大家一边休闲娱乐,一边能够了解中医药文化,关注自己身体的健康问题。”

夜间营业“不打烊”

白天,各具特色的咖啡馆、书店与文创市集为大学路打造文艺的气质,吸引众多人前来“打卡”;当夜幕降临,街灯亮起,下了班的年轻人三五成群,来到大学路聚餐放松,谈天说地,去去“班味”。

晚上8点,店长Andy在他开的西餐厅里正忙得不可开交。西餐厅毗邻大学路的一个十字路口,营业时间从早晨10点至夜间12点,周末会延长营业至凌晨1点。

Andy回忆第一次来到大学路的情形,当时是一个周六的夜晚,大学路火爆的人流量让他感到吃惊。“客流量很大,业态比较丰富完善。不管年轻人还是小朋友、年长的人,都愿意过来。”

入驻大学路这两年多以来,他的餐厅70%的营业额都来自晚上。每天下午4点至晚上8点,餐厅会推出“Happy Hour”活动,并定期邀请乐队晚上到店里驻唱。

八音盒店店长倪先生也透露,傍晚6点过后店铺的营业额占据一天中较高的份额。“可能晚上大学路的夜经济让人更有消费欲吧。”同时,店里的旋转木马和摩天轮装置成了“网红打卡位”,不少游客会在夜间亮灯的店铺里拍照打卡。

上海体育大学的学生小唐(化名)经常会在晚上七八点来大学路拍照,“这里很有氛围感,能够拍出很惬意的感觉”。

顾客正在倪先生店里挑选八音盒

早在2021年,杨浦区的五角场就与外滩风景区、新天地-思南公馆地区、南京西路商圈等一起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2023年5月起,大学路推出了限时步行街,将大学路的主路做成可活动的空间,自开街以来,累计举办80余场大型活动,活动期间对大学路的马路进行布置、安装互动打卡装置等,并且适当延长一些商户的夜间营业时间。

“据目前统计,大学路步行街开街以来,销售额和客流量增幅双双突破30%。”五角场街道营商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录中国”团队,在不断开展大学路夜间活动的过程中,商户普遍反馈大学路的品牌知名度有所提升,并逐步被全市的青年消费群体定义为夜间经济的消费地标。

马路边的“烟火气”

来自英国的Chris喜欢坐在大学路的街边,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流经过。“这里有一种非常年轻的氛围,很酷、很有现代的时髦感,而且还很与众不同。”

他偕妻子女儿来中国出差,住在大学路附近的酒店,偶然逛到了这里。一家三口刚在一家西餐厅的外摆位上吃完晚餐,准备沿街逛逛,再找一家酒吧坐坐。

大学路作为上海首个试点在市政道路与社区商业间设立外摆位的街区,其外摆位设置也为夜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方面,外摆位扩大了商户经营面积,有些店铺能增设超70%的经营面积;另一方面,外摆位的设立能够对整体夜经济形成氛围上的烘托。”五角场街道营商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从2019年开始,大学路便制定了《大学路街区外摆位管理规范》,截至目前已更新至第三版。从每个店铺外摆的经营面积,到具体的外摆位装饰,规范中都给出了相对细化的标准。五角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也在外摆位管理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不仅会针对外摆位的摆放开展日常巡查,还会对商户外摆位的申报、设置等进行评估,确保外摆位设置符合规范的各项要求。

Andy的西餐厅就是设置了外摆位的典型店铺之一。餐厅外整齐地摆着桌椅,用花坛将餐厅与步道隔开。为让顾客收获更好的体验,餐厅也会根据天气状况实时调整,提升顾客的用餐舒适度。

“客人来店里会更倾向于选择坐在外面,大学路周末会有集市活动,坐在室外能直接看到路上的风景和表演。我们也会优先推荐客人坐在室外,一定程度上能为餐厅引流。”Andy说。

Andy在大学路上开的西餐厅

商圈与居民区共融

同一条街市在垂直的纵深里有不同的业态:地面的喧嚣蒸腾着烟火气,楼上却藏匿着各类风格的小店。

周女士经营的培训机构通常会为过来自习的孩子们亮灯到夜间十点,这里为家长们提供了消磨等待时光的场所。尤其是周末的时候,大学路会举办集市,孩子在楼上学习,家长则下去逛一逛。

“大学路的商业板块与附近的居民区,融合得还是很好的。”周女士透露,大部分来培训机构的孩子都是附近的居民。

由于大学路与周边居民区深度融合,两者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周女士的培训机构自开创以来,经常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同时,社区也为商户提供曝光与宣传的机会。

孩子在周女士的培训机构里自习

倪先生也有同样的感受,“来到店里的顾客不光是普通的游客,接触到的街坊邻里就像朋友一样,这种感觉特别好。”

彤彤(化名)与父母住在睦邻街区,一家人经常会到大学路逛街,一路走到大学路尽头的“地下城”,再在那里吃晚饭。同样住在附近的小花(化名)与奶奶刚从五角场商圈吃完晚饭,途经大学路散步回家。小花的奶奶评价大学路“很繁华,一天比一天兴旺”。

考虑到居民生活的诉求,大学路的夜间商业活动也会调整。在深夜10点之后,Andy的西餐厅会控制音乐的音量,避免打扰到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也在特殊时间段与运营方瑞安集团一道加强保障,通过加强巡查、党群联合治理等方式,降低外摆位使用过程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五角场街道专门设置联动治理工作站,把公安、执法队以及街道的各个职能部门聚集起来,凝聚成专门解决大学路夜间噪声等问题的处理机构。”五角场街道营商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录中国”团队。

一条路能否“年轻”,取决于规划者的远见、商户的创造力、社区的参与度。大学路通过不断更新的业态、活跃的文化活动,吸引年轻人涌入,保持“年轻”与活力。

海报设计 祝碧晨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装修公司,本文标题:《记录中国|上海“网红街”大学路:有的路可以“永远年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