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盘点这份金融领域 " 成绩单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更好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其中一项数据颇为打眼——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 42.39 万亿元,比年初增长 14.4%,上半年增加 5.35 万亿元。
看用途,对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支持力度加大。上述领域上半年分别增加 2.11 万亿元、5889 亿元和 5622 亿元;截至二季度末,贷款余额分别为 18.75 万亿元、8.25 万亿元和 4.95 万亿元。
看行业,能源、交通等领域获得资金 " 活水 " 更好滋养。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 8.66 万亿元,上半年增加 6742 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 7.64 万亿元,上半年增加 6397 亿元。
不只是贷款。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绿色、科技等相关债券发行超过 1 万亿元。此外,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领域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一组组亮眼数据,是我国持续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引导金融资源向 " 绿 " 而行——
我国是全球首个制定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国家。在政策引领下,多年来,金融管理部门持续优化完善绿色金融制度设计,各部门、各领域不断强化协同配合,有力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向 " 绿 " 而行创新产品和服务。
比如,在不少地方,金融、工信、生态环境等部门和供电公司通力合作,全面及时采集企业 " 冷、热、电、煤、气 " 全品类能源数据、精准核算企业 " 绿 " 的成色,为金融机构设计开发 " 碳账户 " 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提供支持;环保、气象、农业、地质等部门与保险机构加强信息共享,扩大种植业、林业保险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面,创新碳汇指数保险等新产品…… " 绿色发展 " 目标任务落实落细,为绿色金融发展破瓶颈、搭平台、增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丰沃土壤——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等绿色产业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上半年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分别增长 41.4% 和 40.3%,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在绿色产业发展中,金融既是服务者,也是受益者、牵引者:一家家企业从 " 种子 " 长成 " 参天大树 ",基金、保险、信贷、债券等金融产品一路护航;一个个绿色产业聚链成群、做强做优,使更多绿色金融产品应运而生,金融机构伴随产业共同成长,获得更充沛的发展动能。
低空经济蓄势腾飞、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共享经济愈加规范……中国经济 " 向绿而行 " 新意亮点层出不穷。低碳转型需求旺盛,绿色金融动能强劲,预计 2030 年实现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将超 25 万亿元,绿色金融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广阔。
中国绿色金融走在全球前列,是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缩影。未来,中国将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我们相信,中国的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将在共荣共生中阔步前行。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装修公司,本文标题:《尺素金声丨上半年绿色贷款余额增长14.4%,“贷”动美丽中国建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